在中国,脱口秀还有未来吗?
Nick Yam Lv7

最近笑果和House因连续两场线下脱口秀而备受争议。他们在稿子过审以后重新加上了自己的私料演出,还连续演出两场,可能是以为禁止观众录音录像就可以圈地自萌。但就像罗翔老师说的,脱口秀不是法外之地。讨论艺术的开放和多样性应该在遵守法律之后进行。而这次事件中,笑果和House毫无疑问是违法了的。

而从情感上来说,主流民意也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话,非常有代表性:

现在是市场经济,用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但买不来军人的视死如归和勇于牺牲。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很清楚战士们斗志昂扬的精神所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被人民爱戴着,所有的奉献牺牲都会被人民铭记。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居然被人嘲讽着,甚至引来所保卫人们的哄堂大笑,信念就垮了……这是刨根基的大事。

简单地说完这次事件本身,笔者试着思考了脱口秀这种表现形式本身。

为什么美国的英语脱口秀如此搞笑呢?首先,基础的幽默就是拿自己开涮,尤其是演员拿自己的族群开玩笑,而对别人的开涮则需要拿捏得非常准确。很多人开涮的时候真的像戏子上身,他们灵活切换口音和动作,花活很多。在美国,最简单也最常见的笑料来源是不同文化和地域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这需要长期观察、模仿和积累素材。

如果类似的手法放在中国,就好比一个北京的脱口秀演员讲述自己与全国各地人交流的经历,利用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制造笑料和误会。演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切换口音、动作和眼神,扮演不同的人物。演北京人的时候一口京片子,上海人的时候就阿拉阿拉,广东人就一口广普,岛上的人就真的假的这样的啦,然后讲述不同情境下各自的行为方式,比如在新年给孩子压岁钱时、谈生意时、在酒桌上的表现,甚至是如何哄女生等等。这样的表演岂不比追逐松鼠的狗搞笑有趣得多?

此外,为什么脱口秀艺人被称为”演员”呢?脱口秀,一半靠内容,另一半靠表演。因为他们真的要扮演角色,几乎相当于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的独角戏。而笑果这些人主要靠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迎合部分观众,戳一下小众的爽点。而看看崔娃的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控场节奏的能力,笑果这些人完全不没往这个方面去努力和演绎?

当然,如果你不擅长表演,那就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幽默,就像黄西(特指他的英语脱口秀)那样。黄西虽然话不多,但他的话题稍加思考就能让人捧腹大笑,能引发人们的思考,让老外也了解什么叫”你懂的”。比如他对一群美国观众说:“大家知道我是个移民,而美国是移民的国家,所以我在这里呼吁你们离开我的国家,请立即离开,因为我们现在有零容忍政策。”这话冒犯吗?非常冒犯;但问题是这句话是一个中国移民说的,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本身就很搞笑,你不明白我们才是美国的主人;再想想美国的历史,他说的实际上很有道理,我们不都是移民或移民后代吗?再联系现实,我靠,这家伙是个讽刺天才。

当然,对于那些笑果这群人来说,这种水平要求实在太高了。

幽默并不意味着冒犯,如果冒犯了还能让对方开怀大笑,那才是冒犯的艺术;否则只是单纯的冒犯而已。如果冒犯了对方,对方不高兴,然后你再来一句“我只是开玩笑,你怎么就生气了呢”,那就更糟糕了,那就是耍流氓了。

当前中国脱口秀界很少涉及讽刺西式双标和无脑政治正确等内容。这些话题似乎成为禁区,即使它们是大多数民众喜闻乐见的,也是流量密码。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可能是脱口秀的内容本土化的停滞,希望讲述这类话题的脱口秀演员逐渐被边缘化。

所以在笔者看来,这次事件并不是中国脱口秀界的毁灭性灾难,而是在推翻了相对集中的权威代表(如笑果)之后,迎来了脱口秀界话题多元化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