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清华,故如是曰
Nick Yam Lv7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钟灵毓秀”的清华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熟悉清华历史的人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前“清华”就已经声名鹊起,光耀中华,一大批震古烁今的大师是这个园子永远的骄傲。在印象中那时候的清华人不论文理都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大学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为新中国各领域的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个时代的清华人务实上进,是共和国的脊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国内外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需求,清华大学大力发展文科事业,希望人文的精神和理性的光辉开遍水木清华。于是乎对于清华8字班(2008级)及后来的同学,“6C300”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六教大教室,而是古今中外文化碰撞文化交融的智慧殿堂。

记得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屁颠屁颠去6C300听讲座。专业知识学习累了的时候,聆听大师的智慧心声真的是一种享受。后来学习社工渐渐忙了起来,学分绩的压力也越来越迫近。学分绩制度把我和讲座隔开了,当然可能因为我的综合能力差劲的缘故吧。于是我很久很久没有踏入那个教室,直到学校把人文讲座提高到必修的高度。对于6C300的讲座,我没有遗忘,我依然渴望。当再次“刷卡”踏进6C300的时候,我笑了,是苦笑——学分的要求硬生生地把我拉回到讲座的身边。原来学分这种东西、这种制度真的很强大。它的强大不在于抗拒一切异类,而在于把异类(比如说人文讲座)收归自己的麾下。因为我大一讲座听的较多,所以这学期只剩下两场。但是这仅仅两场的听众,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麻木或者不屑的表情,和我脑海中大一讲座时对自己感兴趣的讲座那种渴望的神态真的是天壤之别!!!我不是说现在的同学浮躁,而是说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了对讲座的选择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刷卡。或许这样的现象只出现在我们8字班的同学身上吧。但是无论是讲座的组织者还是听众,我想我们都不能忘记讲座的初衷——百家争鸣,文理交融。写完这一段对于讲座的意见的时候,心中颇是苦楚——一方面不希望打击学校组织讲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却又希望一吐为快。我想读者也知道我是支持讲座的,而不是一味批评学分绩制度。

对于讲座的实质性建议,除了上面那段不知所云之外,落到实处说是这样的。一是希望在选择讲座主讲人和内容方面要慎重。这并不是说主讲人一定要求院士级别以上,而是主讲人一定要对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主讲人学识渊博,但是演讲的内容却因为他个人花在准备上的时间较少而导致最后的讲座和我们同学一些选修课上做的Presentation差不多,那我想这可能是浪费我们的时间了。二是希望分享讲座资料。美国的名校公开课在国内大受欢迎,复旦的公开课也已经起步。而身在清华我却不知道清华在这方面有没有动作。结合人文讲座,我想我们每期拍摄视频,然后上传网络,不光是我们的同学可以回味或者回看,校外的人士也能领略到清华讲座的魅力。当然如果能够在版权允许的情况下上传讲座ppt,我想讲座的效果也会更好。当然这也督促演讲者准备讲稿。不过这两点建议的问题在于我们目前的讲座水平根本还拿不出手。所以这就督促我们对于讲座的各个细节加以完善。

讲了这么多“越俎代庖”的废话,我想如果我还不讲正题,老师说不定会判我一个不及格。但是上面的这些想法却更能说明我真的听了讲座而且思考了讲座。并且这是没有抄袭嫌疑的。好了,我主要听了下面这些讲座,在每场讲座之后都附上了相应的讲座感悟,其中第一场讲座深入分析:

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从黄昆的科学成就谈治学创新之道(朱邦芬)

中国曾经是东亚病夫,奥运会证明了中国人也能成为体育的宠儿;目前中国又被其他国家冠以“山寨之国”的名称,我们正走在创新之路上。于是“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如何有效进行创新?”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朱邦芬院士通过讲述和黄昆先生的交往,分享了自己对创新的理解。但在讲座中我没有了解到创新的全貌,只是了解了学术和科研,还有黄昆先生的为人处事。可能朱邦芬院士理解的创新是学院式的创新,这是大学里提倡的。而目前社会上,特别是互联网领域提倡的是“微创新”。我本人比较看好微创新,因为这种创新是在“山寨”基础上发展的。

走向不惑——我的求学之路(薛其坤)

当代大学生依然走在求学之路。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希望听到大学生的经历,而现在我们自己成为了大学生,那么我们希望借鉴更多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场讲座里,薛其坤院士在不惑之年向我们着重讲述了自己的大学之后的探索学术之路直至今天。包括大学生活和科研的坎坷和成就。很让我们动容那一份坚持和执着!我已经选择了工作,但是薛院士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及大学毕业以后的与人相处、认真做事等等是有普适作用的。

物理学的诱惑(杨振宁)

这场讲座主要是冲着杨振宁先生的名声的。杨振宁先生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从神奇的西南联大开始直到今日。在现场,杨先生平和的态度,睿智的言语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向往杨振宁先生的西南联大,向往杨振宁先生心中的物理学,当然这一切让我们更加爱清华,爱我们自己的青葱岁月。

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顾秉林)

大四了,屈指可数的见到顾校长的几次都在大一大二。这次讲座上我还要了顾校长的签名和勉励——“淡泊明志”。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我的座右铭。在中国,科学和人文一向是两条路,井水不犯河水;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大多数时候。但是人文科学的融合可以让学术和思想的奇迹出现在清华园。显然我们的顾校长着眼点的是整个清华和全体学生,乃至希望我们清华能够成为一面旗帜。我们无论理工还是文法,都应该去努力。顾校长没有一味说理,而是用丰富的阅历娓娓道来。这场讲座本身就是人文艺术和科学的融合。

工程科技勤求索,赏乐吟诗乐趣多(王玉明)

我是工科的,而且我也很喜欢唐诗宋词,所以就去听了这场讲座。原来理工科的世界也有诗歌的唯美和艺术。在这场讲座,我感受到了王玉明院士一颗真实而热爱清华热爱诗歌的心。我上王步高老师的唐诗鉴赏课的时候写了一段文字,碰巧王玉明院士也姓王也爱诗歌,所以放在这里也很合适:

吾甚爱唐诗,少时日诵之。初不求甚解,后痴迷终日。

当世尚理工,堂上亦所愿。故竟废所学,残留者几矣。

偶遇王夫子,授业于清华。小子何所幸,得以聆清音。

白驹倏忽过,感慨近陶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施一公)

在五四运动八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当国学开始热起来的时候,科学和传统文化相遇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需要思考的。施一公教授作为一个海归派,他对传统文化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呢?这是我比较好奇的。通过这场讲座,我领略了重新诠释的传统文化。另外施一公教授告诉我们,如果你喜欢传统文化,那么你就去追求;如果你仅仅为了随大流而追求传统文化,那是没有必要的。值得我们思考是——某些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和灵魂。

美国大学的文化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施晓光)

对于一个工科生来说,前面的讲座更多的是学习与汲取营养。但是对于这个题目,作为大学生应该有很多可以说。所以我着重说这一次讲座的感想。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后,提的最多的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美国大学作为世界上创新性大学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在讲座中,施晓光教授提出了大学“制度——理念——文化”三位一体的概念。他先从德国大学讲起。因为德国是近现代大学的发源地所在。哥廷根大学的高年级重视科研,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研究生制度(因为美国大学生的底子比较差。)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在学习的时候并非照搬照抄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改变。现代大学体制的集大成者则是美国大学。施教授详细阐述了美国大学的文化和美国文化(所谓的断层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实用主义(相似于欧洲的功利主义)。美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对个性化的追求。虽然他们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极端,我们中国的大学在这一个标准上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所以现在中国大学应该提倡这一种独立精神。如果继续考证,陈寅恪先生曾经就在清华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具有永恒意义的名言。然后施教授例举了威斯康辛大学“为州服务专家服务、知识传播”的理念和哈佛大学的“市场”观念和“筹钱”策略以及里根总统没有被哈佛授予荣誉博士的趣闻。另外哈佛还有9000多门选修课。这些都让我们对美国大学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后来施教授提到了陈丹青事件。这是发生在清华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事件的真相是什么,但是还是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广纳贤才,让园子里大师辈出。

我最有感触的是讲座中关于大学的“文化逻辑,而不是经济逻辑”的论点。因为大学在大众的心目中是一个文化的圣地。特别是目前中国缺乏的就是文化信仰。无论如何,经济都不是第一位的。梅贻琦校长曾经说过关于大楼和大师的著名论断。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那句话。而我想那句话遵循的是文化逻辑是毋庸置疑的。剑桥大学提倡学生思考“WHATDO YOU KHOW”,牛津大学则是“WHAT DO YOU THINK”,伦敦大学则是“WHAT DO YOU NOT KNOW”。这三个问题虽然很不一样,但是在文化逻辑里这正是他们有不同的校园文化而却都能在世界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是清华,除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品德的要求之外,在文化的其他层面,待了几年的我似乎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构筑精神家园–艺术与人生的艺术(黄宗贤)

这场讲座是最不合我口味的讲座。也许是我一开始的期望值太高。毕竟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构建精致的精神家园已经慢慢重要起来了。黄先生在讲座中主要谈得就是各种艺术,而且也仅仅是艺术的一部分。可能艺术真的很广博,可能艺术的概念很模糊,所以黄先生对于人生的阐述并不充分,更不用提到什么精神家园了。当然,对于乐观的我来说,我还是认识了不少以前并不熟悉的艺术形式。所以还要感谢黄先生。

写完这一篇文章,以前的讲座的感觉慢慢地鲜活起来。我想这就是总结的必要性所在吧。大四的自己通过思考,又有了不少新的感悟。这就是新人文讲座的真谛吧。

后记

感谢老师看完了这一篇严重超字数,“文体不限”的杂文。希望老师能够谅解我的题目“爱清华,故如是说”,也衷心祝愿我们的人文讲座能够越办越好,让6C300作为文化的象征深入人心。

 评论